在创新中不断超越
——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新疆奎屯供电公司员工顾世峰
发布时间:2017-06-05
顾世峰测试遥控式烟感探头装置。
5月8日,我走进了顾世峰创新工作室,只见长长的操作台上摆满了各类仪器,顾世峰坐在操作台前,指导徒弟闫伟龙操作3D打印机,制作飞行器所需要的立体模具。顾世峰今年45岁,现任新疆奎屯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值班调度员,先后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动模范、技能专家、优秀培训师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。
“干一行、爱一行、钻一行,在平凡的岗位努力拼搏,去实现心中的梦想。”这是顾世峰在1992年刚参加工作时对自己的勉励。20多年来,顾世峰从一个新手,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创新创效技术达人。他说,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,必须做出更好的成绩,不断超越自己。
让创新成为习惯
1985年,读初中的顾世峰常到父亲所在的校办织布厂玩耍。厂里有一名工程师王师傅,经常动手制作各种小工具。有一次,王师傅仅用了7万多元,就制造出一台市面价值70万元的全自动浆纱机。这件事给少年时的顾世峰留下了深刻印象。他工作之后,在乌苏火电厂、乌苏电力调度所、奎屯供电公司的工作经历,为他积累了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。尤其是7年的电气检修工作,使顾世峰熟练掌握了继电保护、变电运行和电力系统自动化等专业技能。
2008年,奎屯供电公司推行变电站无人值守工作。初期,运维人员经常驱车上百公里,奔波于各变电站之间解决问题。有时,一些简单的情况,也不得不赶去现场。“如果有一种自动装置能替代人工完成简单操作就好了!”经过思考,顾世峰带领QC小组开展技术攻关,反复试验后,终于研制出远程启动后台机装置。运维人员只需拨打一个电话,就可以轻松重启几十千米外的变电站后台机,瞬间正常上传数据,恢复监控。如此一来,每年能节约费用近20万元。
顾世峰说:“远程启动后台机装置是我们的第一个QC成果。它的成功给了我们极大鼓舞,我当时就想,一定要开展更多创新研究,创造更大的效益。”2015年年底,顾世峰研发的GFC开关柜智能无线超温短信告警装置,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创新大赛银奖。顾世峰说,该项目难度很大,但应用后作用也会很大。当时,为能尽快完成研发任务,顾世峰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。为了不影响进度,他自费购买材料开展试验。目前,该装置已在奎屯供电公司3座变电站推广应用,每年可节约资金90万元。
顾世峰经常说,要不断出成果,就必须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。每当工作中遇到难题,顾世峰就把它看作是一次创新机会,用各种科技手段尝试解决。如今,顾世峰研制发明成果51项,获得国家专利31项,8项科技成果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推广应用。顾世峰说:“我的想法很简单,就是要减轻一线员工的劳动强度,给企业降本增效。”
推动技术传帮带
“顾世峰取得这么多荣誉和成绩,是努力工作、认真做事的结果。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工作上,无时无刻不在攻克技术难题。”创新工作室成员史志强说起顾世峰的工作态度时,总是赞不绝口。顾世峰的徒弟赵飞龙说,在超长航时电力多用途飞行器研发期间,顾世峰的家也成了他的研发室,家中的沙发、墙壁都是被螺旋桨打出的裂痕。
最初,顾世峰对飞行器技术并不熟悉。但他最后却自主研发了电力多用途飞行器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付出了大量的心血。2015年2月3日,超长航时电力多用途飞行器正式投入奎屯供电公司生产现场,广泛运用到输电线路巡视检查、架线施工展放导引绳、应急抢险物资运送、特殊地形气候条件下线路巡视等运维及施工作业。
如今,徒弟赵飞龙已成为创新工作室的骨干之一,参与了避雷器计数器在线遥控测试装置、遥控无人机巡线防坠安全气囊伞装置、分布式无线远程监护系统等项目研究。“顾师傅总能将枯燥无味的专业理论,变成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例子展开讲解,让我们很容易就掌握了很多比较难的专业技能。师傅给了我很多创新灵感,但最让我佩服的还是他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。”新员工闫伟龙说。
“青年员工需要一个创新的机会和平台。我所做的就是多去引导,激发大家的创新热情,为企业培养更多技能人才。”顾世峰说。目前,顾世峰正在积极建设国家级创新工作室。他说,要带动大批新员工,组建高效率、高素质的创新团队,应用先进的3D打印技术及VR(虚拟现实)全景3D影像技术,解决更多的现场生产难题。